20.7.5 桁架布置

点击【桁架布置】按钮,程序界面左下角有操作步骤的提示。选中桁架筋所在的平面,在此平面上进行桁架筋的绘制。注意该平面为后续参数中的参考平面。


布置方式

有【选面】、【矩形】、【倾斜矩形】和【多边形】四种布置方式,选择布置方式后根据命令提醒进行操作布置桁架。

参数设置

桁架

【桁架类型】:有【钢筋桁架】、【钢管桁架】两种类型。

【钢筋桁架规格】:各参数置灰,无法手动调整,根据桁架规格自动调整。



【钢管桁架规格】:各参数置灰,无法手动调整,根据桁架规格自动调整。



【桁架定位高度】:有【桁架顶部】、【中间】、【桁架底部】三种定位高度。



勾选【相对参考面镜像】,桁架将以参考面为轴线进行镜像位置桁架的布置。



【桁架内偏移】:可对桁架布置的偏移距离进行参数设置。



【桁架长度缩进】:有【单独控制】和【统一控制】两种缩进方式。


参考线

【方向】:有【平行于x轴】和【平行于y轴】两种布置方式。

【长度参考】:有【最长尺寸】和【实际尺寸】两种长度。



【长度控制】:有【整步距(200mm)】、【半步距(100mm)】和【无模数】。

【缩进值】:可设置桁架起点与终点距离布置范围边的距离最小值。



【整步距(200mm)】:桁架长度模数的代表性数字,其实质为桁架步距λ(桁架波峰到波峰的距离,常用距离为200)。在保证桁架端部到布置范围边距离不小于【缩进最小值】的情况下,取允许的最大值(200N)作为单根桁架总长度。

【半步距(100mm)】:桁架长度模数的代表性数字,其实质为半个桁架步距λ/2。在保证桁架端部到布置范围边距离不小于【缩进最小值】的情况下,取允许的最大值(100N)作为单根桁架总长度。

【无模数】:布置范围尺寸扣除桁架两侧缩进的余值(【左缩进】与【右缩进】的和)作为单根桁架总长度。

【起/终点】:有【起点波峰】、【终点波峰】、【起点波谷】、【终点波谷】、【两端对称—近波峰】、【两端对称—近波谷】6种。



【创建方式】:有【按间距平均分布】、【按间距平均分布-扩大两端】、【按间距平均分布-边距区间】、【按钢筋数量平均分布】、【按输入间距布置】、【按首个绘制点的准确间隔值】、【按末个绘制点的准确间隔值】7种创建方式。

【钢筋数量】:布置桁架的数量。

【固定间距值】:桁架之间的布置间距。

【边距值】:桁架离构件边的距离。

【边距区间】:当排列方式选择【按间距平均分布-边距区间】时,设置一个距离范围,使得桁架距离构件边不超过此范围。

【组间排列】:当排列方式选择【按输入间距布置】时,各桁架之间的距离按设置的组间间距排列(输入格式为:间距n,间距,间距….)。

每次切换算法,点击【修改】后重新进行计算。为讲解具体计算规则,对下图中对变量进行相应字母赋予。



【按间距平均分布】:可对【固定间距值s】和【边距值a】进行输入修改。

计算方法如下:
n=(L-2a)/s,取整数部分
b=(L-2a-s
n)/2


【按间距平均分布-扩大两端】:可对【固定间距值s】和【边距值a】进行输入修改。

计算方法如下:
n=(L-2a)/s-1,取整数部分
b=(L-2a-sn)/2


【按间距平均分布-边距区间】:首先确定【固定间距值s】,然后设置一个【边距区间】。

计算方法如下:
n=L/s-1,取整数部分
a=(L-s
n)/2


【按钢筋数量平均分布】:可对钢筋数量和【边距值a】进行手动输入修改。

计算方法如下:
n=钢筋数量-1
s=(L-2a)/n,体现在组间排列参数中。


【按输入间距布置】:可对【边距值a】和组间排列进行修改,在组间排列中手动输入每根钢筋的间距值。


【按首个绘制点的准确间隔值】:可对【固定间距值s】和【边距值a】进行输入修改。

计算方法如下:
n=(L-2a)/s,取整数部份
钢筋从起点位置到终点位置按s值开始排布,最后一个a’<s,余数放在最后一个间距上。


【按末个绘制点的准确间隔值】:同【按首个绘制点的准确间隔值】,仅调换方向,余数放在第一个间距上。

截断处理


勾选【轮廓截断】时,可根据轮廓形状对桁架进行截断,设置桁架起始点缩进距离最大值。
截断方式包括【波峰/波谷处截断】、【波峰处截断】、【波谷处截断】、【固定距离处截断】、【余长取模数(200)】、【余长取模数(100)】、【不截断】7种。

【最小长度】:可布置桁架的最短长度。

【最大长度】:可布置桁架的最长长度。